财经 来源:中国网 时间: 2021-10-28 13:56 阅读量:5536
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这是2011年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二份白皮书。“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用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逐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比如从地球到火星来回需要一年半以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飞船上度过的。”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说。这一过程必须首先在低地球轨道空间站得到验证。
扭转基本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
叶民强调,中国把气候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增效、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将比2015年降低18.8%,比2005年降低48.4%,超过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态势,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将建成覆盖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最大碳市场,年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
环境部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震表示,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72.4%下降到56.8%,对煤炭消费的依赖度明显下降。截至2020年底,风电装机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亿千瓦,分别连续11年和6年位居世界第一。
科技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白皮书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转移转化。
孙震说,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建立健全了温室气体排放基本统计制度,提出了涵盖5大类36项指标的统计指标体系。在企业层面,发布了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组织编制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
“下一步,我们将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推动建立温室气体数据统计核算、数据管理和合规的长效机制。”叶民说。
白皮书还指出,科技创新在发现、揭示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将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他还指出,在轨飞行不仅支持科学研究活动,也为未来进一步深入太空奠定基础。中国先后出台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技术推广清单和绿色产业目录,全面部署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持续开展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加强智库咨询支持,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国家重点R&D计划开展了10多项气候变化重大研发项目,积极推动143项技术在温室气体减排和利用领域的应用。建立综合性国家绿色技术交易市场,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新技术。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充分挖掘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巨大潜力,以及各领域制度政策创新和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将持续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叶民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