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行业财经国内商业生活快讯

亚马逊官宣:将停止Kindle中国运营!一年后不能购买新书

快讯 来源:东方财富     时间: 2022-06-02 18:06   阅读量:7924   

就在刚刚,kindle冲上了热搜榜首。

泡面神器Kindle这次真的要告别中国市场了吗日前,亚马逊中国宣布调整中国区Kindle业务亚马逊表示将于2023年6月30日停止Kindle电子书店在中国的运营之后,消费者将无法购买新的电子书

日前,商务部回应,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今天下午,亚马逊Kindle服务号发布了一则关于Kindle中国电子书店运营调整的重要通知,通知称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将于2023年6月30日停止运营,之后用户无法购买新的电子书。

此外,从公告之日起,亚马逊中国将停止亚马逊对Kindle电子阅读器的供应日前,亚马逊将在中国关闭Kindle电子书下载功能,届时用户只能阅读已经下载到自己设备上的电子书

亚马逊表示,将继续为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提供客户服务和质量保证服务对于2022年1月1日后购买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并符合相关退货条件的用户,亚马逊还将提供非质量问题退货服务退货的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必须从亚马逊中国授权分销渠道购买,且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返回至2022年10月31日

事实上,今年年初Kindle大面积缺货,有网友质疑Kindle是否会退出中国市场但随后,亚马逊回应道:我们致力于服务中国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通过第三方在线和线下零售商购买Kindle设备亚马逊提供的优质客服和保修服务不会改变Kindle阅读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部分型号在中国市场已经售罄

据红星资本局消息,亚马逊中国回应称:今天我们宣布调整中国区Kindle相关业务,但亚马逊在中国的长期发展承诺不会改变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无论我们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我们都会继续评估当地的业务布局

关于Kindle中国电子书店的运营调整,大家关心的问题,点击此图了解详情:

商务部的回应

据红星新闻报道,6月2日,商务部回应,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产品和服务更新迭代迅速对于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来说,根据市场发展调整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商务部指出,中国对外资保持了很强的吸引力2022年1—4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其中美国对华实际投资增长53.2%

中国欢迎各国投资者继续加大对华投资,带来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业务,新服务,积极参与构建发展新格局,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商务部发言人表示

亚马逊将重心转向跨境电商和云计算。

根据消息显示,第一代Kindle于2007年11月19日发布,2013年6月7日进入中国用户可以使用亚马逊Kindle通过无线网络购买,下载和阅读电子书,报纸,杂志,博客等电子媒体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Kindle在中国已经盈利的消息是在进入中国半年后才传出的2016年,Kindle进入中国的第四年,中国已经成为亚马逊全球Kindle设备的最大市场

最近几年来,亚马逊在中国的业务重心逐渐转向跨境电商和云计算服务。

亚马逊在中国建立了广泛的业务网络,包括跨境电商业务包括亚马逊海外购,亚马逊全球开店,亚马逊广告,亚马逊全球物流,亚马逊云技术和亚马逊智能硬件及服务截至目前,亚马逊中国拥有超过1万名员工,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12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处

最近几年来,亚马逊在中国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海外购,全球开店和云计算方面2014年,亚马逊海外购在中国上线这是亚马逊第一家本地化的多站点全球商店2021年,中国亚马逊海外购成为亚马逊全球海外购业务的最大站点,销售额是2015年的9倍多,创历史新高

亚马逊全球开店业务于2015年正式进入中国,通过输出跨境电商,帮助中国企业拓展全球业务,打造国际品牌2021年,销售额超过百万美元的中国卖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目前,中国卖家可以直接连接亚马逊全球17大站点,数亿活跃用户,以及美国,欧洲,日本超过500万的企业和机构买家

疫情期间,跨境电商业务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政策的重视中国制造业也需要走上全球市场的品牌升级之路亚马逊表示,未来几年,其全球开店业务的重点是携手数十万优质中国品牌和制造商扬帆出海,走向世界,并计划与多个地方政府合作,推动数百个产业带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出口跨境电商业务

亚马逊在中国开展云计算业务已经五年了2017年12月,由西云数据运营的亚马逊云技术中国正式上线2019年4月,亚马逊云科技亚太区开始运营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除美国之外唯一拥有三个亚马逊云技术区域的国家同时,亚马逊云技术还建立了上海人工智能研究所,深圳和台北物联网实验室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