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行业财经国内商业生活快讯

三口之家年入不到10万或被划入“低收入家庭”!这个城市还给出30条措施帮

热点 来源:东方财富     时间: 2022-11-01 17:09   阅读量:5708   

公告称,温州拟以人均年收入3.35万元为界限,设定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线,辅以30条帮扶措施,一户一策解决困难需求。

今年上半年,全市全部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33458元,同比增长1779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4.2%。

根据《征求意见稿》,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33500元,经授权进行经济状况核对后,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家庭。它们暂定分为三类,通过三种方式定义:

第一类是登记在册的贫困,低收入,低收入家庭,直接认定为低收入家庭。

第三类是浙办网上系统定义的低收入家庭门口自助登录申请符合条件的,由当地民政部门界定后纳入管理

根据《征求意见稿》,申请家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认定为低收入家庭:

1.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到33500元。

2.家庭人均货币财产低于上年度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

3.家庭成员名下的住宅不超过套,但有住转非住房屋也作为家庭唯一居住场所的除外。

4.家庭成员名下只有一套住房或没有住房,或有两套住房且人均建筑面积不高于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上年度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包括房屋产权房,公共租赁房,宅基地房等

5.家庭成员无生活用机动车,或仅有一辆,且车辆价格低于当地同期低保标准15倍。

6.家庭成员在各类企业认缴的出资额合计不超过30万元。

7.县级以上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据介绍,低收入家庭原则上每年审核一次《征求意见稿》提出了部门政策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两种措施,如设立幸福岗位按比例吸纳低收入家庭就业,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为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学校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营养午餐补贴,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等

部门政策援助

各地结合实际,统筹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帮扶资源,按照政策整合与创新相结合的要求,制定个性+共性帮扶政策工具箱。具体的政策举措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建设公益性岗位资源库,

2.按比例设立快乐工作,吸纳低收入家庭就业,

3.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4.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

5.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援助,

6.为有就业培训需求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就业技能提升培训,

7.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8.落实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未成年子女和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就学补助政策,

9.资助义务教育学校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免费营养午餐,

10.及时将符合低保,低边,特困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成员纳入保障范围,

11.对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低收入家庭实施临时救助,

12.按照申请优先顺序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安排保障性租赁房实物配租,

13.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14.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扣除水,电,天然气,有线电视初装费和视听维护费,

15.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实行一户一策,通过共同富裕会客厅的形式协调解决个性化困难。

社会力量帮助

积极引导国有单位,民营企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有序参与低收入家庭综合救助,不断扩大低收入家庭综合救助服务供给。具体的政策举措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对低收入家庭进行家庭需求调查,

2.开展低收入家庭创业就业能力评估,

3.为低收入家庭中有创业和就业需求的人提供技能培训,

4.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各阶段的学生资助,

5.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学业培训,心理关怀等公益咨询,

6.实施低收入家庭居住环境改造工程,

7.开展送家电扶贫活动,

8.鼓励慈善力量资助低收入家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全民健康补充医疗保险,

9.为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能力发展和社会融合方面的培训,

10.对低收入家庭成员进行高发筛查,

11.为低收入家庭成员提供健康预防和监测服务,

12.为低收入家庭自闭症,孤独症,精神障碍等特殊人群提供专业化个案救助,

13.为低收入家庭的社区矫正,刑满释放等特殊群体提供融入社会的专门个案援助,

14.为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15.为低收入困难家庭提供残疾人救助,护理,护理,康复等个性化上门服务。

据介绍,征求意见稿有两大创新亮点:

一是创新低收入家庭界定方法根据省扩中,提低行动计划中对中等收入家庭的表述,探索制定了低收入家庭判定规则,暂定以人均年收入3.35万元为界限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线

第二,创新综合援助措施围绕提低目标,构建共性+个性的政策工具箱,促进救助资源与人的高效精准对接,以一户一策解决他们的困难需求,推动低收入家庭救助由自下而上的救助向发展性救助转变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