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来源:网络 时间: 2022-11-07 18:43 阅读量:6490 会员投稿
近日,蕉下更新了招股书数据,为冲刺IPO做了充足准备,意欲摘下“中国城市户外第一股”。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蕉下实现总营收22.1亿元人民币,同比2021年上半年12.19亿元增幅达81.3%,整体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
同时在招股书中显示,蕉下近三年半的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了较高增长。这向外界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蕉下是一家盈利能力强的公司,这也为蕉下冲刺IPO提供了强大底气。
2019年-2021年,蕉下营收从3.85亿元涨至24.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0%。即便在新消费品牌普遍遇冷的情况下,营收依旧保持增长,2022年上半年营收达22.11亿元,同比增长81.3%,规模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
利润方面,蕉下202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达4.91亿元,如果扣除公允价值变动,2019年-2021年,蕉下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68万元、3941万元及1.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2.6%,2022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4.03亿元。
可以看出,蕉下的盈利能力正在持续提高,而蕉下能盈利,与其在渠道层面坚持自营、在产品层面拓展品类有关。
同时从渠道来看,蕉下一直以自营渠道为主,既能强化品牌形象,还能稳住价格体系。从2019年开始,蕉下八成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以线上为主的自营渠道。
在品类上,蕉下最早靠防晒伞起家,而截至今年上半年,蕉下已陆续孵化出多条产品线,产品收入结构也与2019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2019年营收占比仅有0.8%的服装品类,到2021年已经开始超过伞具,成为第一支柱品类,今年上半年这一趋势得以延续。除防晒系列外,蕉下的服装产品目前已经拓展至保暖、家居和运动等非防晒功能系列。
另外,得益于墨镜及口罩等爆款,配饰系列的营收占比也从2019年的5.3%,上升为2021年的25.4%,成为第二支柱品类,今年上半年依旧排在第二位。
从招股书来看,蕉下多品类并行的策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其非防晒产品的收入由2019年的280万元,增至2020年的7650万元,2021年进一步增长五倍以上,达4.96亿元,收入贡献率由2019年的0.7%增至2021年的20.6%,让蕉下成功冲刺IPO指日可待!
数据证明,蕉下产品结构的抗风险能力正在逐渐加强,但如何维持产品的长生命周期,是蕉下在不断打造爆品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的。所以未来,蕉下也将持续关注用户需求,借助品牌优势不断研发经典爆品,更好地维护产品生命周期,进而提升复购率,为蕉下冲刺IPO提供助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